沈陽日報、沈報全媒體記者劉國棟
日前,煤礦大型智能化機械裝備項目專家論證會在沈陽舉行,參加論證會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、王天然,遼寧大學校長潘一山、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黨委書記梁冰、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李強,中國重型機械協會會長景曉波、華為煤礦軍團總經理杜現軍等。論證會的組織者有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、沈陽北方交通重工集團董事長、總裁曲凱等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首席科學家王國法以《煤礦智能裝備與智能制造及機器人產業發展》為題作主旨演講。王國法認為,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對國際的承諾,也是國家戰略。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有序減量替代,推進煤炭消費轉型升級是中國長期堅持的能源發展戰略。在此大背景下,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礦業融合發展,把智能化作為礦業結構調整重要抓手,提高礦產資源開發智能化水平,加快智慧煤礦建設將是煤炭發展方向。他特別指出,智能煤礦將是煤炭產業發展的第三次革命,帶來的將是難得的商機,必然給包括機器人在內的智能設備帶來發展空間。
論證會上,曲道奎和曲凱共同宣布,雙方成立一個合資企業,進軍煤礦大型智能化機械裝備領域,攜手打造煤礦智能裝備產業國家高地。
“我們兩家企業合作,將形成智能制造新的優勢,加快推進煤炭產業大型機械設備智能化建設,從而展現國家隊的擔當。"曲道奎說。
智能鉆探技術裝備、智能無軌輔助運輸技術與裝備,用于煤礦大型機械裝備的機器人技術論證會上,北方交通及新松機器人研發人員,分別介紹了企業取得的成績。
“新松機器人與北方交通重工同城兄弟聯手,將實現新一代信息化技術與煤炭大型設備深度融合,將在為構建中國現代煤炭供應體系作出貢獻的同時,為‘沈陽制造’構建一個產業新高地!”曲凱說。